2022年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文完整)

来源:卓全范文网 时间:2022-11-30 20:50:03

内容摘要:开展,汉语词语,读音为kāizhǎn,意思是指使从小向大发展,使展开。开朗。开豁等,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篇,供大家参考选择。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篇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写作有帮助!

2022年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全文完整)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篇

【篇1】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海阳市育才小学 高文军

主题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现将我们主题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思考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主题教研的背景与内涵

关于主题教研,早年时我们曾陷入这样一个误区:一年一个教研主题,年年有所变化,以突出我们工作的创新和进步。几年下来,有的老师认为“教研活动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批两本作业来的实际”,“多研少研一个样,研和不研一个样”等认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时的主题教研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虽然计划,有方案,也开展了不少活动,但缺少研究主题的体系架构,导致教研随意、盲目,缺少针对性、实效性,难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2.教研方式单一化,大多以课代研,目的是完成教研数量,凑齐资料,对付检查,尤其是频繁的此类听课评课,造成了教师认为“收获不大”,甚至是“没有收获”的感觉,教研活动存在较重的形式主义。概括起来就是:主题教研多形式、少主动;
活动内容多常规、少研究;
教师个体表现上多实践、少反思。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主题教研大讨论,撰写了研究报告。

基于对主题教研存在问题的反思和讨论,我们逐渐明确了:主题教研是将教研和科研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教研模式,是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这个主题来自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是急于解决的,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师把平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课题;
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统领每个教师的教研活动,把课题镶嵌到教研活动每个环节之中,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思、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通俗地说,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研组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这个研究主题的提出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主题教研的框架与结构

经反复思考、论证,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三小”式主题研修,即引领教师们从教学中的“小现象”入手,探询存在的“小问题”,开发解决问题的“小策略”,进而全面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一)“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

研究始于问题,主题教研是为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搞的真研究。为了让主题研究回归实践,贴近教师,走进课堂,解决我们学校、班级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教研的实效,我们构建了“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如下图)

我们以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小现象,发现存在的小问题确立研究小主题,在教研活动中开发小策略解决小问题,汇集小案例积累小经验为导向,按照步子小,起点低、节奏快、实效高的原则开展的主题教研活动。其基本步骤如下图:

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小现象进行反思,筛选、查找问题,聚焦一点,确定为小专题进行研讨开发小策略,把这些小策略拿到教学实践中印证,查看是否有效;
教师在研究策略、印证实施中的成功案例撰写出来,汇集成册,建立策略库;
通过教研对策略可能存在的问题——即风险进行客观地分析,并提出新的应对策略!可以说,每个策略都不是终点,仍存有风险,每种风险都应有新的应对策略!于是,策略——风险——策略——风险……我们的策略库就成了一张策略网!例如:“小红花”是老师们常用的激励手段,使用一段时间激励作用会衰减,很多老师经常会在上面加注释或表扬的言语,肯定学生的行为!这个办法改变了许多孩子,效果非常好!老师们在交流自己的新策略时,研讨梳理为:“表扬花”策略,这种说法易学好记,方便传播;
老师们在使用“表扬花”的过程中,发现“表扬花”都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对全体学生不起激励作用,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于是开发了新的小策略——“七色花”,对学生的各种表现都进行评价,如自学、合作、倾听、表达、质疑、展示、反思等七个方面,每方面一种颜色。当有的学生集得花儿数量越来越多,又提出“星级豆”策略,即铜星、银星、金星、钻星,星级按进制升级。集齐七种颜色,换一朵表扬花;
五朵表扬花换一颗铜星,四颗铜星换一颗银星,三颗银星可以换一颗金星,两颗金星可以换一颗钻星。操作中,老师规定七色花可以借贷,由班里五位星级最高的同学负责七色花的借贷,利率由老师决定:优生的利率要高些,待优生的利率很低——常常是负利率。这张策略网的产生得益于老师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的时候,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研讨产生相应策略,每个策略都不是终点,仍存有风险,每种风险都应有新的应对策略!这便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问题到策略的循环,也是没有终点的思考,没有止境的研究!主题教研引领教师投入地“编织”策略网,织就一张张策略网的老师就会感受研究的乐趣,成长的幸福。

(二)主题教研的树形网状结构

“三小”是我校主题教研的模式架构,有实践性和惯习性的作用;
树形网状结构是我校主题教研的实践框架,有网络化和系列化的特点,具有统领性和激励性。

我们确立学校主题教研的总主题是“基于教研共同体和学本课堂建设,进行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备课、说课、观课、议课——四课联动团队活动。

总主题便是大树的根部主干;
而学科组、教研组或年级组的二级主题如同在根部主干上分出几个比较粗大枝干,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结束后,当主题教研活动需要总结了,也就是这棵大树到了收获的季节了。总结时先从“枝杈”上总结,教师把每一次探索得来的收获甚至每一课时得来的积累撰写出成果总结文章。而接下来“枝干”的总结是在每个“枝杈”的总结中梳理概括出的典型经验材料。最后“根部主干”的总结,再从每个“枝干”的典型经验材料中概括并归纳出学校的主题研究报告或研究成果综述。

三、活动的开展与推进

主题教研的框架和树形网状结构,是基于学校实际引领教师进行主题教研的顶层设计,是教师从平淡乏味的被动教研,到自觉、轻松愉快地主动研究和探索的基础和保障。

(一)确立主题,扎实推进

主题教研活动首要的任务是发现问题,遴选主题,确立研究的主题或专题。我们基于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和学校多年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结合学本课堂建设工作重点,确立“基于学本课堂建设,进行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的总主题,然后,分层级确立学科、学段、年级、个人的教研主题。

我们和教师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教研主题:在学习《课程标准》中找主题;
在观课、议课中找主题;
从教育教学方法中找主题;
从学生的发展中找主题;
从学科内涵、学科教学特点中找主题;
从教师自身素质中找主题……语文教师在潜下心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发现:修订版课程标准较实验版,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鲜明的强调“语言文字运用”。共13处提到“语言文字运用”或“运用语言文字”,如此突出与强调“语用”,就需要我们加强“学生语用情况”的研究。所以,语文学科提出了“读写联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研究”主题,四年级语文教师提出了“通过什么途径寻找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研究主题,刘红华老师确立“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主题”,并经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课堂实践,教研打磨,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古诗教学方式:创情境,入新课;
知诗人,解诗题;
读诗文,识字词;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写诗情;
拓天地,促提升。刘老师在学期盘点中由衷地说:如果把主题教研比作一段路途,可能它没有终点,但它却可以记录下你行进中的的串串足迹,因为过程永远会比结果更加美丽,我期盼通过主题教研使自己的素质达到一个高度,但我会更加珍惜在我达到目的之前的这段经历,它让我成长,让我成熟。”

(二)打造课例,凸显主题

主题研讨课是教研主题的课堂实践,也是对教研主题预设的印证,是主题教研有效性的保证。精心打造主题教研课例,让课例传达主题教研的思想,让课例印证问题解决的预设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而给同学科教师的教学以引领。

下面以蒋岚老师的《棉花姑娘》为例,介绍我们是如何追求教学评一致性的。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对于以上课程目标中的关键词,我们进行了分解、扩展和剖析。

确定《棉花姑娘》一课的教学目标:1.课前自学生字词,学生正确认读并能用多种方法记住“姑、娘”等6个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星、雪、姑、请、盼、就、帮”7个字。(匹配课标1、2、3、4)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医生的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心情的变化。(匹配课标5、7、8)3.借助图片认识燕子、青蛙、啄木鸟和七星瓢虫。知道燕子会捉空中飞的害虫,青蛙能捉田地里的害虫,啄木鸟能捉树干里的害虫,七星瓢虫 能捉棉花姑娘叶子上的蚜虫,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匹配课标6、7、8)最后,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及教与学的活动。

在日常的课堂观察中我们主要采用如下的观察工具来校正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教学设计一致性的观察表

课题 执教人 观课者 班级 学生数 观察日期 (此行下表中省略)

原有学习目标

分析内容参考

处理后的目标

目标有环节支撑吗?环节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合理吗?总的来看,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怎样?这样的一致性能否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有质量的?如果不是,是因为目标问题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目标1

对应环节

一致性分析

目标2

对应环节

一致性分析

此表主要是对教学设计的文本分析。可由观察者依据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文稿填写,也可由执教者填好后,让观察者对照目标进行观察记录。通过这张表,确定每个目标对应的教学活动,看重要的目标是否得到重要支撑,是否有活动设计没有对应目标。对上课过程中目标和活动一致性分析可使用下表。

目标——课堂活动一致性的观察表

课题:
“人生感悟” 主题拓展阅读 执教人 聂娱燕 班级 五四

观课者 学生数 48 人 观察日期

原有学习目标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丰富想象,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2.注重调动孩子们的情感领域,激发对美好世界的热爱,激发孩子们更浓的阅读兴趣。

处理后的目标

1.引导学生读和教材主题有关的经典美文,把语文课本人文性拓展延伸,从中领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启示。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悟道理,并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有厚重的积淀,其中包括语言的积淀,并且感悟名家名篇、经典美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巧妙,为学生交际和写作奠定基础。

目标1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1、引导学生读和教材主题有关的经典美文,把课本人文性拓展延伸,领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启示。

带领学生赏析朗诵背诵《跌倒》《向着明亮那方》,让学生获得人生启示,领悟人生哲理。

目标2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悟道理,并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重点赏析指导第九段,运用了那些修辞,表现了百合花怎样的品质?并齐读这一段。

目标3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3.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有厚重的积淀,其中包括语言的积淀,并且感悟名家名篇、经典美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巧妙,为学生交际和写作奠定基础。

《跌倒》讨论描写了什么事物跌倒了又收获了什么,让学生思考还能想到哪些美丽的跌倒呢?这样做到了以读引说;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赏析第九段后,让学生学习写作手法描写一种熟悉的植物,做到了以读引篇。

想法和建议围绕一致性分析:目标有环节支撑吗?环节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合理吗?总的来看,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怎样?这样的一致性能否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有质量的?如果不是,是因为目标问题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三)追求卓越,绽放精彩

本学期,我们借助教研室和教科所搭建的平台,承办了2次较大的课堂展示活动,让老师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展示课堂,在超越中,绽放精彩,成就自己。

4月22日,全市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本”课堂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展示我校多年来的主题教研成果。我校辛娟老师执讲了《圆明园的毁灭》;
修洁老师执讲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省教科所张斌博士亲临课堂观摩,并作现场点评。对我们的学本课堂研究方向、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现场观课议课活动等都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教师们在观课议课活动中呈现出的教研意识和研究氛围。

我校作为学校联盟的发起学校,十分清楚教研共同体这种接地气的教研方式,对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和志同道合的兄弟学校结成教研共同体,携手协同发展。5月25日、6月3日和6月5日分别在育才小学、发城二小、盘石小学进行了语文、英语和数学的三校“学本”课堂成果展示活动。目的是通过赛课活动,交流各校“学本”课堂研究成果,激发教师对“学本”课堂的深度思考,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在课堂上“动”起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会思考、能说、会说、学得深刻的目标。

尽管是小范围的展示,但每个学校都对参赛教师的课堂组织磨课活动,实践证明,教研室的专家见证,也都奉献了一节精品课。正如骆老师说的,每一节课都能达到烟台市级优质课的水平。会后,授课教师,都根据本学校老师的观课议课撰写了教学反思;
参会教师都写了活动体会。主题教研活动是阶段性的,但对教师的影响以及老师们的收获与激励是长久的,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的磨练是终生受益的。

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我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我们将凝心聚力,强化管理,为推动主题教研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

2015年9月

【篇2】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海阳市育才小学 高文军

主题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现将我们主题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思考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主题教研的背景与内涵

关于主题教研,早年时我们曾陷入这样一个误区:一年一个教研主题,年年有所变化,以突出我们工作的创新和进步。几年下来,有的老师认为“教研活动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批两本作业来的实际”,“多研少研一个样,研和不研一个样”等认识。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时的主题教研主要存在如下问题:1.虽然计划,有方案,也开展了不少活动,但缺少研究主题的体系架构,导致教研随意、盲目,缺少针对性、实效性,难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2.教研方式单一化,大多以课代研,目的是完成教研数量,凑齐资料,对付检查,尤其是频繁的此类听课评课,造成了教师认为“收获不大”,甚至是“没有收获”的感觉,教研活动存在较重的形式主义。概括起来就是:主题教研多形式、少主动;
活动内容多常规、少研究;
教师个体表现上多实践、少反思。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主题教研大讨论,撰写了研究报告。

基于对主题教研存在问题的反思和讨论,我们逐渐明确了:主题教研是将教研和科研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教研模式,是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这个主题来自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是急于解决的,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师把平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课题;
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统领每个教师的教研活动,把课题镶嵌到教研活动每个环节之中,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思、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通俗地说,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研组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这个研究主题的提出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主题教研的框架与结构

经反复思考、论证,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三小”式主题研修,即引领教师们从教学中的“小现象”入手,探询存在的“小问题”,开发解决问题的“小策略”,进而全面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一)“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

研究始于问题,主题教研是为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搞的真研究。为了让主题研究回归实践,贴近教师,走进课堂,解决我们学校、班级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教研的实效,我们构建了“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如下图)

我们以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小现象,发现存在的小问题确立研究小主题,在教研活动中开发小策略解决小问题,汇集小案例积累小经验为导向,按照步子小,起点低、节奏快、实效高的原则开展的主题教研活动。其基本步骤如下图:

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小现象进行反思,筛选、查找问题,聚焦一点,确定为小专题进行研讨开发小策略,把这些小策略拿到教学实践中印证,查看是否有效;
教师在研究策略、印证实施中的成功案例撰写出来,汇集成册,建立策略库;
通过教研对策略可能存在的问题——即风险进行客观地分析,并提出新的应对策略!可以说,每个策略都不是终点,仍存有风险,每种风险都应有新的应对策略!于是,策略——风险——策略——风险……我们的策略库就成了一张策略网!例如:“小红花”是老师们常用的激励手段,使用一段时间激励作用会衰减,很多老师经常会在上面加注释或表扬的言语,肯定学生的行为!这个办法改变了许多孩子,效果非常好!老师们在交流自己的新策略时,研讨梳理为:“表扬花”策略,这种说法易学好记,方便传播;
老师们在使用“表扬花”的过程中,发现“表扬花”都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对全体学生不起激励作用,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于是开发了新的小策略——“七色花”,对学生的各种表现都进行评价,如自学、合作、倾听、表达、质疑、展示、反思等七个方面,每方面一种颜色。当有的学生集得花儿数量越来越多,又提出“星级豆”策略,即铜星、银星、金星、钻星,星级按进制升级。集齐七种颜色,换一朵表扬花;
五朵表扬花换一颗铜星,四颗铜星换一颗银星,三颗银星可以换一颗金星,两颗金星可以换一颗钻星。操作中,老师规定七色花可以借贷,由班里五位星级最高的同学负责七色花的借贷,利率由老师决定:优生的利率要高些,待优生的利率很低——常常是负利率。这张策略网的产生得益于老师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的时候,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研讨产生相应策略,每个策略都不是终点,仍存有风险,每种风险都应有新的应对策略!这便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问题到策略的循环,也是没有终点的思考,没有止境的研究!主题教研引领教师投入地“编织”策略网,织就一张张策略网的老师就会感受研究的乐趣,成长的幸福。

(二)主题教研的树形网状结构

“三小”是我校主题教研的模式架构,有实践性和惯习性的作用;
树形网状结构是我校主题教研的实践框架,有网络化和系列化的特点,具有统领性和激励性。

我们确立学校主题教研的总主题是“基于教研共同体和学本课堂建设,进行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备课、说课、观课、议课——四课联动团队活动。

总主题便是大树的根部主干;
而学科组、教研组或年级组的二级主题如同在根部主干上分出几个比较粗大枝干,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结束后,当主题教研活动需要总结了,也就是这棵大树到了收获的季节了。总结时先从“枝杈”上总结,教师把每一次探索得来的收获甚至每一课时得来的积累撰写出成果总结文章。而接下来“枝干”的总结是在每个“枝杈”的总结中梳理概括出的典型经验材料。最后“根部主干”的总结,再从每个“枝干”的典型经验材料中概括并归纳出学校的主题研究报告或研究成果综述。

三、活动的开展与推进

主题教研的框架和树形网状结构,是基于学校实际引领教师进行主题教研的顶层设计,是教师从平淡乏味的被动教研,到自觉、轻松愉快地主动研究和探索的基础和保障。

(一)确立主题,扎实推进

主题教研活动首要的任务是发现问题,遴选主题,确立研究的主题或专题。我们基于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和学校多年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结合学本课堂建设工作重点,确立“基于学本课堂建设,进行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的总主题,然后,分层级确立学科、学段、年级、个人的教研主题。

我们和教师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教研主题:在学习《课程标准》中找主题;
在观课、议课中找主题;
从教育教学方法中找主题;
从学生的发展中找主题;
从学科内涵、学科教学特点中找主题;
从教师自身素质中找主题……语文教师在潜下心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发现:修订版课程标准较实验版,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鲜明的强调“语言文字运用”。共13处提到“语言文字运用”或“运用语言文字”,如此突出与强调“语用”,就需要我们加强“学生语用情况”的研究。所以,语文学科提出了“读写联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研究”主题,四年级语文教师提出了“通过什么途径寻找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研究主题,刘红华老师确立“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主题”,并经过: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课堂实践,教研打磨,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古诗教学方式:创情境,入新课;
知诗人,解诗题;
读诗文,识字词;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写诗情;
拓天地,促提升。刘老师在学期盘点中由衷地说:如果把主题教研比作一段路途,可能它没有终点,但它却可以记录下你行进中的的串串足迹,因为过程永远会比结果更加美丽,我期盼通过主题教研使自己的素质达到一个高度,但我会更加珍惜在我达到目的之前的这段经历,它让我成长,让我成熟。”

(二)打造课例,凸显主题

主题研讨课是教研主题的课堂实践,也是对教研主题预设的印证,是主题教研有效性的保证。精心打造主题教研课例,让课例传达主题教研的思想,让课例印证问题解决的预设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而给同学科教师的教学以引领。

下面以蒋岚老师的《棉花姑娘》为例,介绍我们是如何追求教学评一致性的。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对于以上课程目标中的关键词,我们进行了分解、扩展和剖析

确定《棉花姑娘》一课的教学目标:1.课前自学生字词,学生正确认读并能用多种方法记住“姑、娘”等6个生字。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星、雪、姑、请、盼、就、帮”7个字。(匹配课标1、2、3、4)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医生的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心情的变化。(匹配课标5、7、8)3.借助图片认识燕子、青蛙、啄木鸟和七星瓢虫。知道燕子会捉空中飞的害虫,青蛙能捉田地里的害虫,啄木鸟能捉树干里的害虫,七星瓢虫 能捉棉花姑娘叶子上的蚜虫,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匹配课标6、7、8)最后,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及教与学的活动。

在日常的课堂观察中我们主要采用如下的观察工具来校正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教学设计一致性的观察表

课题 执教人 观课者 班级 学生数 观察日期 (此行下表中省略)

原有学习目标

分析内容参考

处理后的目标

目标有环节支撑吗?环节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合理吗?总的来看,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怎样?这样的一致性能否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有质量的?如果不是,是因为目标问题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目标1

对应环节

一致性分析

目标2

对应环节

一致性分析

此表主要是对教学设计的文本分析。可由观察者依据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文稿填写,也可由执教者填好后,让观察者对照目标进行观察记录。通过这张表,确定每个目标对应的教学活动,看重要的目标是否得到重要支撑,是否有活动设计没有对应目标。对上课过程中目标和活动一致性分析可使用下表。

目标——课堂活动一致性的观察表

课题:
“人生感悟” 主题拓展阅读 执教人 聂娱燕 班级 五四

观课者 学生数 48 人 观察日期

原有学习目标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丰富想象,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2.注重调动孩子们的情感领域,激发对美好世界的热爱,激发孩子们更浓的阅读兴趣。

处理后的目标

1.引导学生读和教材主题有关的经典美文,把语文课本人文性拓展延伸,从中领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启示。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悟道理,并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有厚重的积淀,其中包括语言的积淀,并且感悟名家名篇、经典美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巧妙,为学生交际和写作奠定基础。

目标1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1、引导学生读和教材主题有关的经典美文,把课本人文性拓展延伸,领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启示。

带领学生赏析朗诵背诵《跌倒》《向着明亮那方》,让学生获得人生启示,领悟人生哲理。

目标2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悟道理,并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重点赏析指导第九段,运用了那些修辞,表现了百合花怎样的品质?并齐读这一段。

目标3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3.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有厚重的积淀,其中包括语言的积淀,并且感悟名家名篇、经典美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巧妙,为学生交际和写作奠定基础。

《跌倒》讨论描写了什么事物跌倒了又收获了什么,让学生思考还能想到哪些美丽的跌倒呢?这样做到了以读引说;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赏析第九段后,让学生学习写作手法描写一种熟悉的植物,做到了以读引篇。

想法和建议围绕一致性分析:目标有环节支撑吗?环节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合理吗?总的来看,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怎样?这样的一致性能否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有质量的?如果不是,是因为目标问题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三)追求卓越,绽放精彩

本学期,我们借助教研室和教科所搭建的平台,承办了2次较大的课堂展示活动,让老师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展示课堂,在超越中,绽放精彩,成就自己。

4月22日,全市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本”课堂研讨会在我校举行。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展示我校多年来的主题教研成果。我校辛娟老师执讲了《圆明园的毁灭》;
修洁老师执讲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省教科所张斌博士亲临课堂观摩,并作现场点评。对我们的学本课堂研究方向、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现场观课议课活动等都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教师们在观课议课活动中呈现出的教研意识和研究氛围。

我校作为学校联盟的发起学校,十分清楚教研共同体这种接地气的教研方式,对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和志同道合的兄弟学校结成教研共同体,携手协同发展。5月25日、6月3日和6月5日分别在育才小学、发城二小、盘石小学进行了语文、英语和数学的三校“学本”课堂成果展示活动。目的是通过赛课活动,交流各校“学本”课堂研究成果,激发教师对“学本”课堂的深度思考,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在课堂上“动”起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会思考、能说、会说、学得深刻的目标。

尽管是小范围的展示,但每个学校都对参赛教师的课堂组织磨课活动,实践证明,教研室的专家见证,也都奉献了一节精品课。正如骆老师说的,每一节课都能达到烟台市级优质课的水平。会后,授课教师,都根据本学校老师的观课议课撰写了教学反思;
参会教师都写了活动体会。主题教研活动是阶段性的,但对教师的影响以及老师们的收获与激励是长久的,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的磨练是终生受益的。

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我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我们将凝心聚力,强化管理,为推动主题教研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

2015年9月

【篇3】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1 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主题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重要途径。

现将我们主题教研工作的开展情况及思考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

一、主题教研的背景与内涵 关于主题教研,早年时我们曾陷入这样一个误区:

一年一个教研主题,年年有所变化,以突出我们工作的创新和进步。

几年下来,有的老师认为教研活动就是浪费时间,还不如批两本作业来的实际,多研少研一个样,研和不研一个样等认识。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进行问卷调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当时的主题教研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虽然计划,有方案,也开展了不少活动,但缺少研究主题的体系架构,导致教研随意、盲目,缺少针对性、实效性,难以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2.教研方式单一化,大多以课代研,目的是完成教研数量,凑齐资料,对付检查,尤其是频繁的此类听课评课,造成了教师认为收获不大,甚至是没有收获的感觉,教研活动存在较重的形式主义。

概括起来就是:

主题教研多形式、少主动;
活动内容多常规、少研究;
教师个体表现上多实践、少反思。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主题教研大讨论,撰写了研究报告。

基于对主题教研存在问题的反思和讨论,我们逐渐明确了:

主题教研是将教研和科研结合到一起的一种教研模式,是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

这个主题来自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又是急于解决的,大家感到困惑的问题。

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师把平常教学中碰到的问题,经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出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转化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研究的课题;
以课题研究的形式来统领每个教师的教研活动,把课题镶嵌到教研活动每个环节之中,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探、共思、共享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

通俗地说,主题教研活动就是教研组围绕一个确定的主题进行的教研活动。

这个研究主题的提出来自于教学实践,源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主题教研的框架与结构 经反复思考、论证,结合我校实际,决定开展三小式主题研修,即引领教师们从教学中的小现象入手,探询存在的小问题,开发解决问题的小策略,进而全面改善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一)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 研究始于问题,主题教研是为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搞的真研 2 究。

为了让主题研究回归实践,贴近教师,走进课堂,解决我们学校、班级的实际问题,真正提高教研的实效,我们构建了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如下图) 我们以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的小现象,发现存在的小问题确立研究小主题,在教研活动中开发小策略解决小问题,汇集小案例积累小经验为导向,按照步子小,起点低、节奏快、实效高的原则开展的主题教研活动。

其基本步骤如下图:

小问题 现象中发现,反思中积累 小案例 研究中积累,创新中积累,现象中诊断,现象中反思,现象中提炼 小策略 学习中探寻,研讨中 开发,行动中印证,研 究中实验,行动中建库 构建 和美 幸福 生态 的教育教学生活 三小式主题教研框架图 实践 创新 思维 碰撞 多维 对话 反思小现象 发现小问题 确立小主题 研发小策略 查策略风险 建策略库网 主 主 题 教 教 研 多维循环的三小式主题教研 发现 诊断 运用 解决 研讨 印证 3 教师针对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小现象进行反思,筛选、查找问题,聚焦一点,确定为小专题进行研讨开发小策略,把这些小策略拿到教学实践中印证,查看是否有效;
教师在研究策略、印证实施中的成功案例撰写出来,汇集成册,建立策略库;
通过教研对策略可能存在的问题即风险进行客观地分析,并提出新的应对策略!可以说,每个策略都不是终点,仍存有风险,每种风险都应有新的应对策略!于是,策略风险策略风险我们的策略库就成了一张策略网!例如:

小红花是老师们常用的激励手段,使用一段时间激励作用会衰减,很多老师经常会在上面加注释或表扬的言语,肯定学生的行为!这个办法改变了许多孩子,效果非常好!老师们在交流自己的新策略时,研讨梳理为:

表扬花策略,这种说法易学好记,方便传播;
老师们在使用表扬花的过程中,发现表扬花都集中在少数学生身上,对全体学生不起激励作用,也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于是开发了新的小策略七色花,对学生的各种表现都进行评价,如自学、合作、倾听、表达、质疑、展示、反思等七个方面,每方面一种颜色。

当有的学生集得花儿数量越来越多,又提出星级豆策略,即铜星、银星、金星、钻星,星级按进制升级。

集齐七种颜色,换一朵表扬花;
五朵表扬花换一颗铜星,四颗铜星换一颗银星,三颗银星可以换一颗金星,两颗金星可以换一颗钻星。

操作中,老师规定七色花可以借贷,由班里五位星级最高的同学负责七色花的借贷,利率由老师决定:

优生的利率要高些,待优生的利率很低常常是负利率。

这张策略网的产生得益于老师们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激励的时候,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通过研讨产生相应策略,每个策略都不是终点,仍存有风险,每种风险都应有新的应对策略!这便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问题到策略的循环,也是没有终点的思考,没有止境的研究!主题教研引领教师投入地编织策略网,织就一张张策略网的老师就会感受研究的乐趣,成长的幸福。

(二)主题教研的树形网状结构 三小是我校主题教研的模式架构,有实践性和惯习性的作用;
树形网状结构是我校主题教研的实践框架,有网络化和系列化的特点,具有统领性和激励性。

4 我们确立学校主题教研的总主题是基于教研共同体和学本课堂建设,进行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备课、说课、观课、议课四课联动团队活动。

基于学本课堂 建设的课堂观 察的实践与研究 备课说课 观课议课 四课联动 团队活动 语文读写联动主题教研 英语灵动智慧课堂主题教研 研 校本课程乐学善学主题教研 技能学科培智育能主题教研 数 学 思 维搭 桥 主 题教研低年级:

实施有 效指导培养学生 良好思维习惯 中年级:

实施 有效互动促进 学生思维发展 高年级:

实施有 效训练促进学生 思维的多向发展 学生随文练笔能力的方法的研 研 究 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 感 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探索中年级读写结合途径的研究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力 师生和谐互动实施有效教学 突出主体探究实施有效教学 实施有效活动 打造学本课堂 实施有效指导 促进有效教学 口哨在体育教学中妙用 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研究 在学科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 智动教学和 学习方式研究 数字技术与教学设计融合的研究 对学生听、说、阅读 技能的即时评价和反馈 智动课堂的教学目标的研究 主题教研树形网状结构 5 总主题便是大树的根部主干;
而学科组、教研组或年级组的二级主题如同在根部主干上分出几个比较粗大枝干,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结束后,当主题教研活动需要总结了,也就是这棵大树到了收获的季节了。

总结时先从枝杈上总结,教师把每一次探索得来的收获甚至每一课时得来的积累撰写出成果总结文章。

而接下来枝干的总结是在每个枝杈的总结中梳理概括出的典型经验材料。

最后根部主干的总结,再从每个枝干的典型经验材料中概括并归纳出学校的主题研究报告或研究成果综述。

三、活动的开展与推进 主题教研的框架和树形网状结构,是基于学校实际引领教师进行主题教研的顶层设计,是教师从平淡乏味的被动教研,到自觉、轻松愉快地主动研究和探索的基础和保障。

(一)确立主题,扎实推进 主题教研活动首要的任务是发现问题,遴选主题,确立研究的主题或专题。

我们基于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的要求和学校多年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结合学本课堂建设工作重点,确立基于学本课堂建设,进行课堂观察的实践与研究的总主题,然后,分层级确立学科、学段、年级、个人的教研主题。

我们和教师一起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教研主题:

在学习《课程标准》中找主题;
在观课、议课中找主题;
从教育教学方法中找主题;
从学生的发展中找主题;
从学科内涵、学科教学特点中找主题;
从教师自身素质中找主题语文教师在潜下心来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发现:

修订版课程标准较实验版,有一个重大变化,就是鲜明的强调语言文字运用。

共 13 处提到语言文字运用或运用语言文字,如此突出与强调语用,就需要我们加强学生语用情况的研究。

所以,语文学科提出了读写联动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研究主题,四年级语文教师提出了通过什么途径寻找读写结合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的研究主题,刘红华老师确立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研究主题,并经过:

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课堂实践,教研打磨,逐渐摸索出自己的古诗教学方式:

创情境,入新课;
知诗人,解诗题;
读诗文,识字词;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写诗情;
拓天地,促提升。

刘老师在学期盘点中由衷地说:

如果把主题教研比作一段路途,可能它没有终点,但它却可以记录下你行进中的的串串足迹,因为过程永远会比结果更加美丽,我期盼通过主题教研使自己的素质达到一个高度,但我会更加珍惜在我达到目的之前的这段经历,它让我成长,让我成熟。

6 (二)打造课例,凸显主题 主题研讨课是教研主题的课堂实践,也是对教研主题预设的印证,是主题教研有效性的保证。

精心打造主题教研课例,让课例传达主题教研的思想,让课例印证问题解决的预设和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从而给同学科教师的教学以引领。

下面以蒋岚老师的《棉花姑娘》为例,介绍我们是如何追求教学评一致性的。

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

对于以上课程目标中的关键词,我们进行了分解、扩展和剖析。

确定《棉花姑娘》一课的教学目标:

1.课前自学生字词,学生正确认读并能用多种方法记住姑、娘等 6 个生字。

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星、雪、姑、请、盼、就、帮7 个字。

(匹配课标 1、2、3、4)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棉花姑娘和医生的对话,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出心情的变化。

(匹配课标 5、7、8)3.借助图片认识燕子、青蛙、啄木鸟和七星瓢虫。

知道燕子会捉空中飞的害虫,青蛙能捉田地里的害虫,啄木鸟能捉树干里的害虫,七星瓢虫 能捉棉花姑娘叶子上的蚜虫,它们是人类的好朋友。

(匹配课标 6、7、8)最后,设计与学习目标相匹配的评价任务及教与学的活动。

在日常的课堂观察中我们主要采用如下的观察工具来校正课堂教学目标:

目标 教学设计一致性的观察表 此表主要是对教学设计的文本分析。

可由观察者依据执教者的教学设计文稿填写,也可由执教者填好后,让观察者对照目标进行观察记录。

通过这张表,确定每个目标对应的教学活动,看重要的目标是否得到重要支撑,是否有活动设计课题 执教人 观课者 班级 学生数 观察日期 (此行下表中省略) 原有学习目标 分析内容参考 处理后的目标 目标有环节支撑吗?环节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合理吗?总的来看,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怎样?这样的一致性能否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有质量的?如果不是,是因为目标问题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目标 1 对应环节 一致性分析 目标 2 对应环节 一致性分析 7 没有对应目标。

对上课过程中目标和活动一致性分析可使用下表。

目标 课堂活动一致性的观察表 课题:

人生感悟 主题拓展阅读 执教人 聂娱燕 班级 五四 观课者 学生数 48 人 观察日期 原 有学 习目标 1.以单元整合群文阅读策略为指导,运用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孩子们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丰富想象,拓宽视野,提高语文素养。

2.注重调动孩子们的情感领域,激发对美好世界的热爱,激发孩子们更浓的阅读兴趣。

处 理后 的目标 1.引导学生读和教材主题有关的经典美文,把语文课本人文性拓展延伸,从中领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启示。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悟道理,并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有厚重的积淀,其中包括语言的积淀,并且感悟名家名篇、经典美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巧妙,为学生交际和写作奠定基础。

目标 1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1、引导学生读和教材主题有关的经典美文,把课本人文性拓展延伸,领悟人生哲理,获得人生启示。

带领学生赏析朗诵背诵《跌倒》《向着明亮那方》,让学生获得人生启示,领悟人生哲理。

目标 2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2.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感悟道理,并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重点赏析指导第九段,运用了那些修辞,表现了百合花怎样的品质?并齐读这一段。

目标 3 对应活动 想法与建议 3.通过阅读,学生能够有厚重的积淀,其中包括语言的积淀,并且感悟名家名篇、经典美文的语言文字运用的巧妙,为学生交际和写《跌倒》讨论描写了什么事物跌倒了又收获了什么,让学生思考还能想到哪些美丽的跌倒呢?这样做到了以读引说;
《心田上的百合花开》赏析第九段后,让学生学习写作手法描写一种熟悉的植物, 8 作奠定基础。

做到了以读引篇。

想法和建议围绕一致性分析:

目标有环节支撑吗?环节想达到怎样的目标?这样的环节设计合理吗?总的来看,目标与教学环节的一致性怎样?这样的一致性能否保证学生在这节课上的学习是有质量的?如果不是,是因为目标问题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三)追求卓越,绽放精彩 本学期,我们借助教研室和教科所搭建的平台,承办了 2 次较大的课堂展示活动,让老师们在更高的层面上展示课堂,在超越中,绽放精彩,成就自己。

4 月 22 日,全市基于课程标准的学本课堂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学校抓住这一契机,展示我校多年来的主题教研成果。

我校辛娟老师执讲了《圆明园的毁灭》;
修洁老师执讲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省教科所张斌博士亲临课堂观摩,并作现场点评。

对我们的学本课堂研究方向、学生的学习状态、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的现场观课议课活动等都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教师们在观课议课活动中呈现出的教研意识和研究氛围。

我校作为学校联盟的发起学校,十分清楚教研共同体这种接地气的教研方式,对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所以和志同道合的兄弟学校结成教研共同体,携手协同发展。

5 月 25 日、6 月 3 日和 6 月 5 日分别在育才小学、发城二小、盘石小学进行了语文、英语和数学的三校学本课堂成果展示活动。

目的是通过赛课活动,交流各校学本课堂研究成果,激发教师对学本课堂的深度思考,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在课堂上动起来,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会思考、能说、会说、学得深刻的目标。

尽管是小范围的展示,但每个学校都对参赛教师的课堂组织磨课活动,实践证明,教研室的专家见证,也都奉献了一节精品课。

正如骆老师说的,每一节课都能达到烟台市级优质课的水平。

会后,授课教师,都根据本学校老师的观课议课撰写了教学反思;
参会教师都写了活动体会。

主题教研活动是阶段性的,但对教师的影响以及老师们的收获与激励是长久的,老师们在教研活动中的磨练是终生受益的。

主题教研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我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实力。

我们将凝心聚力,强化管理,为推动主题教研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

【篇4】有效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立足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摘要】开展校本教研,推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当前深化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我校立足校本教研,进行交流合作,在求变创新中,使全体教师专业化水平普遍得到提升。

  【关键词】校本教研 课题研究 专业成长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3-0194-01

  一、创新校本教研形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学校努力为教师创造展示的平台,营造学习的环境,提供发展的空间,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终生学习、提升自我的舞台。

  (一)选准活动载体,让教师在教研中提升

  学校坚持开展主题教学研讨活动,每学期以教研组为单位,要求每位教师上一次主题教学研讨课,每节课都要经历集体备课、互相观摩、评议交流等过程。在此基础上,从教研组中推选出典型课例,在全校集中展示,大家共同研讨,实施跨学科、跨年级教研活动。活动中我们制定“教研活动反馈表”,包括观课记录、评课意见、反思建议等内容,教师认真填写。通过每师一课活动,不仅使授课人得到实践、锻炼和展示的机会,也使观课教师深层次地融入到研究过程中,教师都能站在不同的角度,获得各自独特研究体验。使全体教师逐步把教学研究转化为日常工作行为,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每位教师研究的主动性。最直接、最有力推进了教学改革。

  (二)细化集体备课,促进教师智慧生成

  教师集体备课是教学中富有实效的教研活动,通过集体备课,集中教师群体智慧,实施信息共享,使教师对新教材理解更为准确,更为科学,拓展知识,弥补个性不足,丰厚技能。集体备课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精心准备,创新求特,课后点评。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主张变通性,灵活性。在教学设计上突出个性。统一的目标确立以后,达成目标的形式和途径不求千篇一律,教师应充分展示个性特色与个人魅力,使教学真正成为创造性劳动过程。备课中应突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关切,在同一年级中,应分析学生成长的个性特征和共性规律,贡献教师个人经验和智慧,形成推心合作,相互借鉴,互激共进的工作氛围。

  (三)做实教学反思,实现教师自我成长

  学校把教学反思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既有课内反思,又有课外反思。就课堂教学而言,既有教学设计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又有教学过程中的“行动中反思”,还要有教学后“行动后反思”。反思要全面,既有成功的亮点,又有失败的遗憾,既写教学机智,也写学生创新、生成,将日常的教学工作、教学研究和个人专业成长融为一体,形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生活方式。

  学校为鼓励与推动教师反思,把每位教师的各类反思、回顾、叙事等文章,装订为《教学借鉴录》,它是教师们在冷静的反思过程中思维火花的碰撞和智慧生成。人人借鉴,不断丰厚。使所有教师从中受到启发,积累经验,改变做法。反思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研的主人,加速自我成长。

  二、以课题研究为先导,培养教师科学素养

  新课程要求教师主动转变角色,由传授、灌输、说教者转变为研究、创新、发现者,要求教师走出传统教学模式,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一)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参与意识

  在教学改革研究中,学校确立了《在学科教学中进行有效教学研究》立项课题,在规划课题统领下,各教研组设立子课题,各学科教师也都确立自己的研究课题。目前,学校有规划研究课题,教研组有子课题,教师人人有自研课题,构成学校教育科研课题格局。课题研究推进过程,也是教师学习过程和自我提高过程。课题研究实施中教师自觉学习,围绕课题中心,广泛搜集信息资料,从而使教师在知识的博化上迈进了一大步。课题研究的展开,迫使教师为寻求解决难题与困惑探索科学有效方式,进行复杂的思考,不断发展思维能力,在研究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学设计,新的教学模式方法。在总结经验同时,教育技能得到不断改善提升,教育科研能力不断强化。

  (二)健全科研管理机制、激发教师研究兴趣

  教育科研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建立奖励机制。定期开展论文评选和经验交流活动。要求全体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高质量教育教学论文,评出不同奖次。精选论文在学校教科研年会上进行交流。论文攥写过程是一个自我回视,自我总结的过程,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是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过程。一篇好的教育教学论文,是教师成功实践的深刻体验。对自己乃至对他人都有深刻的启迪和指导意义,它是教师成长的记录。

  (三)加强科研队伍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科研能力是科研成败的关键。我校将培养高素质科研型教师作为工作重点。主要做法:“学”向书本学,向同行学,在实践中学, “讲”聘请教育专家进行理论讲座,使教师及时掌握最新教育动态,开阔眼界,提高认识。“写”每学期要求教师写学习心得教学随笔、论文等,将实践经验上升到论理高度。“交流”组织教师针对当前教育科研领域热点问题进行研讨、汇报,阐述自己的观点,畅谈自身体会,举行成果交流展示会,交流成功经验,推广阶段成果,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实践证明: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活动,能让教师在校本教研中充分发挥创造热情,使学校更具活力,使教学更具效力,使教师更具魅力。校本教研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效策略。

推荐访问:校本 教研 成长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有效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落实校本教研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免责声明: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文章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予以更正。
相关文章